隔音施工标准的技术探讨
来源: 上传时间:2013-11-05 22:03:03
上面小编以减振产品为例,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隔音产品的研发是门技术活。不仅仅是减振材料,隔音、吸音、密封产品的研发同样如此。限于篇幅小编就不一一讲述了。而除了产品研发,隔音作业在施工上同样大有学问。
目前国内对隔音施工尚无统一标准,这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种遗憾。隔音应该怎么做,按照什么流程,要达到什么效果,施工方往往是按部就班。其实在我看来,隔音工程并不只是在车身上贴附一些隔音材料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个立体式的工程。每部车的设计、空间都有所差异,所涉及到的具体声学情况也不一样,所以,隔音效果的好坏与车况的良好必然有关系,这点大家应该都同意吧。在为车主做隔音时,我们是否应该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轮胎噪音的异常是由于胎压不正常造成,让胎压达到标准值即可,无需做特别的消音处理;底盘松旷,一些零部件磨损引起噪声,那么更换零部件明显要比消音对车主来说更为迫切。在做完全面车检,找出噪音的真正原因后,对于一些磨损零部件,提醒车主该修的修,该换的换,在保证车子有良好的工况的基础上,为车主制定有针对性的隔音方案。当然,除了维修美容店,其他店家操作起来也许有困难,但出于隔音施工标准化来想,这无疑是个不错的建议。
隔音施工之前,从业者必须对汽车噪音产生的源头、噪音的分类、噪音的传导方式了然于胸,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据分析到的情况,结合每辆车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统一施工标准的确定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隔音需求对应的最佳施工位置也应该有共识。小编整理了一个对照表,欢迎大家讨论。
低速行驶噪音:翼子板隔音
中高速行驶噪音:四门隔音
高速行驶噪音:四门、翼子板隔音
轮胎噪音:翼子板隔音
风噪:四门密封条
排气管噪音:后备箱隔音
发动机噪音:前机盖、翼子板、防火墙隔音
零部件松旷噪音:前机盖、四门、地板、顶棚隔音
音响升级:四门、后备箱隔音
此外,在隔音材料的使用上也能体现施工者的技术能力。有人说这个部位要用减振板,有的说要用吸音棉,有人说止震板和隔音棉结合使用效果最佳,众说纷纭。到底应该贴什么,结合大家的从业经验及声学原理,一定能给出一个最佳方案。
隔音作为一个正在不断成熟的项目,虚心接受消费者的意见并用心找出问题所在是我们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质体现。比如,后备箱是一个很大的噪音源,不少店家直接就给后尾箱贴个严严实实,但据有的车主反应,开车久了会感到头晕耳鸣。根据声学原理判断,后尾箱是否不能完全封闭,这些疑难杂症都需要我们广大从业者在实践中找到答案;还有,有的原车出于减振隔音的考虑,在地板上本身就有平衡设计,利用声学原理互相抵消噪音,如果我们不加思考,再贴隔音材料反而会产生副作用。总之,隔音施工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想让车主得到更完美的体验,我们应该要加把油,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加强声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隔音是个系统的工程,无论在产品的研发还是具体到施工过程,无不显示出极高的技术空间。要把隔音做大、做专业,离不开产品研发者的技术沉淀,也离不开施工技术人员的不懈探索。隔音是门高深的学问,期待你我共勉、共进步。